站内检索:
长三角联盟
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微博
产业政策

“四新”经济助推科创中心走上快车道

发布时间:2015-03-13编辑:上海创意产业中心

 

日前,李耀新主任在《第一财经日报》刊发专文,阐释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,要厘清科技创新的内涵、主体和边界,破解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瓶颈,坚持政府引导力与市场内生力相结合,以“四新”经济助推科技创新中心走上快车道。

 

科技创新从技术维度的单一创新转向“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”集成创新。“四新”经济本质是跨界、协同、自主创新,具有渗透性、融合性、轻资产、高成长、动态变化、基础环境依赖等特性。

 

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,必须厘清科技创新的内涵、主体和边界,破解科技创新资源配置、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瓶颈,加强综合统筹、系统谋划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带动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创新驱动力,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
 

如何看待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

从理论上讲,科技这个概念包含科学、技术和产业三个层面,其中科学是基础、着重理论研究,技术是中枢、着重实际应用,产业是导向、着重经济效应。

 

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,工业革命以来,科学技术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,资源配置方式正在从追求单向线性增长向追求闭环循环发展转变,并日益关注各类生产要素的系统性配置和集成化创新,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主体、中介机构和管理部门的协同创新效能。如美国硅谷的大学、研究机构和风险企业集聚,引发知识、信息的汇流,集技术发明者和创业企业家为一身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;台湾工研院致力于科技研发、产业服务等,讲求产业合作、技术扩散、人才培养、绩效管理,已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摇篮。

 

从科技管理层面看,我国高度重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各级政府对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均按刚性指标考核。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.2万亿元,拥有研发人员320多万,居世界首位;国际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二位,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%左右,并未换来真正的科教兴国。

 

目前科技管理体制下,科技事权财权涉及40多个部门,相关事权分散化、碎片化、部门化,导致相关部门“自转多、公转少”,造成条块分割,过于注重项目审批,绩效评估和监督机制缺失;过于关注前端科研,产学研用脱节、创新链阻断,共性技术攻关不够,新兴行业准入门槛高;人才存量发挥效能低,增量引不来、留不下,产权交易不活跃,科技资源配置分散、重复、效率不高。实际上科技创新的主方向是解决创新的活力与动力,主战场是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,主体是企业,核心问题是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。

 

“政府引导力”与“市场内生力”结合

在经济新常态下,创新驱动力更加依托于市场、技术、资本、团队和模式的系统性驱动。因此,“自主创新不等于低端创新”,而应该围绕价值链打造产业链,提升科技实力和竞争力;“自主创新不等于科研成果和技术实验”,而应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;“自主创新不等于小众创新”,而应该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,引导形成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;“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”,而应该围绕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发挥政府部门、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等协同创新作用。

 

一是“转机制”,注重统筹科技、产业、财税、金融、教育、知识产权等不同部门的资源力量,建立科学的创新引导机制。

 

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管理组织架构,形成科技创新决策体系,发挥重大技术方向选择、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、政策协同支持等战略导向作用。统筹不同部门、机构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职能,形成决策、咨询、执行、评估、监管等各环节间信息共享和分工衔接的新体系。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、科技成果产业化,以及人才引进、培养和流动等机制,加强不同领域科技创新规划、导向目录和支持政策之间的衔接,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,更好地引导全社会创新。加强对科技支出和项目的评估监督,去科研制度的“行政导向”,优化专家库,形成“利益相关方回避”机制。建立科技创新的信用监管体系,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,使社会信用体系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。

 

二是“改观念”,注重需求侧创新政策,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。

 

科技创新的核心是需求与应用,而不是基础研发,推进科技创新要从政府导向转向市场导向,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,从前端技术研发转向后端产业化应用,从“应试教育”转向“素质教育”。在创造有效市场基础上,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、科技金融、用户补贴、应用示范、法规标准、知识产权等政策手段,来刺激需求、打破垄断。

 

通过发放“创新券”等方式,推动专项资金由事前审批转为事前备案、事中事后监管,由项目制改为普惠制;引导企业和合作高校用“创新券”购买科研相关服务,放大对创新的扶持力度。主动帮助企业改变有看点无卖点、有展品无产品、有产品无销量及找不到服务对象和市场需求等问题,协助企业提升团队能力结构。

 

三是“造氛围”,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形成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。

 

要加强众创空间和研发、设计、咨询、专利、检验检测、产权交易等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为市场主体营造鼓励创新、容忍失败、减少规制的宽松氛围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。尊重企业家精神和基层、企业、园区的探索实践,鼓励微创新、草根创新、共享式创新,促进创新创意的“野蛮生长”;举办创新创业大赛、设立创新创业BLOCK等,助推优秀创业项目转化,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和生态环境。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活力,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嫁接不同的“创新基因”,形成万马奔腾的科技创新“赛马机制”。打造小微金融综合服务平台,为小微企业“群创新”提供系统支撑服务。

 

以“四新”经济助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

根据今年上海市委“一号课题”的部署要求,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共有5项牵头工作、25项配合工作,同时围绕“四新”经济、信息化建设、智能制造和社会信用体系等,开展若干自选专题的研究工作。

 

我们认为,上海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要关注新一轮技术革命、产业革命和信息化变革交融对接的时代大背景。当前,两个“IT”即InformationTechnology和IndustryTransformation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新潮流,科技创新从技术维度的单一创新转向“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”集成创新。“四新”经济本质是跨界、协同、自主创新,具有渗透性、融合性、轻资产、高成长、动态变化、基础环境依赖等特性,更加注重无形资产、核心团队、智慧发展和核心竞争力。“四新”经济蕴藏颠覆性创新力,隐含生态文明和包容性发展,推进中不做顶层规划,不分传统和现代,不锁定发展内容,不规定统计口径,不固定推进模式和方法。

 

上海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、产业革命大趋势,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。既要组织实施大飞机、集成电路、北斗导航等一批重大创新工程,提高对接国家战略的能力;也要以市场为导向、企业为主体,实施一批重点应用项目,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;更要加快培育自下而上的“四新”经济,突破资源能源刚性约束,使“四新”经济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“快车道”。

 

上海正在探索建设国家“四新”经济创新实践区,通过建立“四位一体”(产业联盟+产业基地+产业基金+产业人才基地)创新机制,统筹创新资源,集聚创新合力。创新联盟以股权合作为核心,推进产业链、供应链合作,拓展增值链、价值链分享机制;依托“大张江”打造“四新”新载体,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建设试点;设立细分领域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,组建人才实训基地;探索建立“四新板”,提供定向增资、私募债、应收账款收益权等融资渠道。

 

“四新”企业的发展与互联网经济、信息化、工业4.0紧密相连,要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协同创新,以互联网经济重塑生产要素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,围绕“互联网+”深耕细作,降低创新创业成本。以高速网络、智能终端、应用软件、共享平台、M2M和频谱经济等,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构建新的移动创新力和移动生产关系,优化产业、就业和消费结构,提高生产和运营管理效率,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插上信息化的“翅膀”。加快构建涵盖智能制造、智能服务、智慧城市和智慧决策的智慧经济体系,使智能制造成为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“脊梁骨”,形成数据驱动力、分享信息红利,以创新经济激活存量,破解转型发展难题,助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。

中心战略合作伙伴:上海汇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友情链接:中成智谷